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万象 > 正文

实行“申请考核”制招收博士生 是大势所趋

时间:2021-09-18

  “申请考核”读博去

  本报首席评论员 徐迅雷

  博士之路,“越来越窄”?11月18日澎湃新闻报道说,未来,硕士毕业后想再“读博”,可能就只有一条路了:截至2019年,全国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中,41所大学均已全部或部分院系通过“申请考核”制进行普通博士研究生招生;仅有的一所西北工业大学,也将在2020年开始实行“申请考核”制。

  是的,这个“大势”对我国来讲是“大势”——取消“统考”,实行“申请考核”制,这是大势所趋;但对于世界上发达国家的众多著名高校而言,早就不是什么趋势大势,因为人家招收博士生,都是靠“申请”而不是靠“考试”实现的,这早已是常态。

  都说本科生是通识通才教育,硕士生开始突出专业特长,博士生则是典型的专才;所以,通常是给本科生以常识,给硕士生以方法,给博士生以视野与方向。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主要得看博士、博士后的教育培养完成后,这些专才在科学研究、科技进步方面取得什么样的成就。那么,这里就涉及博士生的选拔问题,你究竟是选拔擅长于应试应考的学子,还是选拔有专业天赋、专业特长的专才?方向、路径不一样,选拔的结果一定会不一样。

  也就是在这几天,一篇北京大学教授饶毅在2016年发表的演讲,再次在网络上引发广泛关注。当年《解放日报》曾详细报道了这个题为《中国未来与科学的隐患》的演讲,饶毅在演讲中切中肯綮地说,我们中华民族要证明自己是一个有智慧的民族,还有相当大的距离;科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很短,而科学人才影响科学高度——瑞士只有700多万人,已经获得过20多次诺贝尔科学奖;日本从1949年第一次获奖至今,也已获20多次诺奖;犹太人更是获得过100多次……“作为一个民族,我们经常说中华民族是勤劳、勇敢、智慧的民族,但智慧不是很容易衡量的,如果你要用自然科学来衡量,如果你要用诺贝尔奖来衡量,那我们差得还很远”。

  事实上,并不是中国人聪明不聪明、智慧不智慧的问题,因为在美国的华裔科学家就有许多位获得了诺贝尔科学奖,但本土迄今只有人尽皆知的一位屠呦呦,而屠呦呦有关青蒿素治疟疾的这个主要成就,也并不是现在所取得的。所以,我们需要从根子上反思科学人才的选拔、培养的机制体制问题,尤其是博士的选拔和培养,是一个绕不过去的环节。

  我国1978年招收了第一批博士生,仅仅18人;到了2018年,已累计招收博士生约125万人,其中亦出现了大量“在职官员博士”,可是,为什么他们当中就没有一个人后来的科研成果能够获得诺贝尔科学奖?

  理性地看,博士的选拔,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开关”:向谁而开,向谁而关?在我看来,“考试型”的博士生选拔,因循了应试教育那一套,侧重“会考试”一族;而“申请考核”制,则侧重了专业的特长,与更成熟、更有效的国际做法接轨,因为欧美等发达国家博士生招生通常都采用“申请考核”制。博士的招考选拔,就应更加注重科研能力和综合素养,而不是擅长用一场考试来定乾坤。

  “申请考核”读博去!至于“博士之路越来越窄”的说法,我认为是不大准确的,因为博士招考,只是人才选择的方向、对象、方式、路径之变,并非是道路的宽窄之变——仅仅是对于那些长于应试者而言是道路变窄了,而对于“术业有专攻”、更具专业特长者而言,路一定是变得越来越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