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民生在线 > 正文

中国人寿:重剑锋更劲奔跑中的巨象

时间:2021-04-04
讯 3月25日,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0年业绩报告:投资收益近2000亿、保费破6000亿、内涵价值超1万亿、总资产站上4万亿大平台。一纸苍劲数据可视感极强,这就是寿险老大交出的2020年成绩单。

重振本纪:两载鼎新续写老大辉煌

2018年年初负增长超过20个百分点、净利润下滑至百亿元。基于中国人寿现状,苏恒轩携新班子推出鼎新工程,涵盖从顶层设计到三年规划,再至用人机制、考核方式、薪酬分配等全方位的市场化改革。

2020年,中国人寿保费收入几乎是市场二三名之和。同年,《福布斯》杂志主办的被誉为全球最权威、最受关注的商业企业排行榜的“全球企业2000强”榜单,中国人寿排名从之前的105名升至37名。

决胜大个险:投资助攻,业绩全面复苏

当前的寿险营销,最有价值的依旧是个险销售队伍。个险的强弱直接决定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因此发展大个险销售队伍,构建大个险发展布局也几乎是之战略调整的重中之重。

随后的两年,大个险捍卫市场份额之余,硬核竞争力渐显:在个险保费规模方面,2019年破4000亿平台,2020年破5000亿平台,直接助攻中国人寿总保费规模接连站上5000亿、6000亿平台,个险占比超过8成;在人力规模方面,个险队伍实现逆市而上,行业第一且量质并生。2020年销售人力达到137.8万人,其中2020年收展队伍规模超过50万人。

中国人寿在过去两年合计88款新产品、新版基本法等持续的资源投入和战略调整下,不仅实现了5家大中城市分公司个险双领先,圆满完成集团公司保三争五大中城市双领先任务,还实现了个险渠道销售转型成功突围。

继2019年个险保障型业务突破300亿平台后,2020年逼近400亿,而新收展队伍融合第一年——2020年首年期交保费业务体量过300亿,首年期交、标准保费、十年期、保障型等四项关键指标均实现正增长,月均星级人力7万人,同比增长49.8%。

大个险助推下保费端的复苏,也对应着投资端和与之匹配的投资风格的改变。中国人寿投资端口的改革,乃之过去两年业绩的有力保障。

科技数字奇经:打通进化壁垒

2019年初,中国人寿在产品、渠道等经营话题之外,还着重提及了“强化科技,强化创新驱动”的战略愿景:将加大移动互联、数字化、智能化,三大科创领域的投入,以科技来赋能销售,赋能销售,赋能管理,实现公司、客户与队伍三者之间的紧密互动,形成线上线下一体的国寿特色业务新模式。

2019年7月,重振国寿下的顶层设计“鼎新工程”全面启动后,再次明确了科技“业务驱动、科技创新、深度融合、赋能中心、周边创新”的定位。

经过三年时间,中国人寿目前已经逐渐形成了实施以产品为中心的科技运作机制,建造线下数字化职场、线上数字化平台数字化商业新模式,并基于云计算实现了数字化、智能化经营管理新布局。

运营与服务八脉:升级商业模式

互联网的时代,企业之导向不再是往昔销售或产品为主的“只关心企业能提供什么”,而是迭代为“关心客户需要什么,甚至是要主动创造超出客户预期的产品和服务。”

服务、科技和创新成为中国人寿布局的重中之重。除各种数字指标下的保险科技基础设施硬成绩,中国人寿商业模式革新的最大收获当是——针对“以客户为中心”的涉及前中后三端的业务流程的再造。

疫情期间,中国人寿推出“两个一”举措:即报案后一小时内联系客户,收集资料后一日内处理完毕,极大展现了其科技与运营融合的成果。从销售、产品导向,到科技时代的用户体验、以客户为中心的流程重塑,根据中国人寿的规划,整体完成时间短则三年,长则五年。

风控大于天:奔跑中巨象的压舱石

描述中国人寿,大多数人的第一印象是大、强,一个巨无霸。事实上,认真思索与回味,中国人寿给行业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稳健。即可理解为何人们将中国人寿称之为大象。

在全方位推进风险防控能力建设工作的过程中,中国人寿不仅对关键岗位实施动态管理,更建设了覆盖总、省、市、县各部门和各职场的管控队伍,并借助科技力量提升风控系统效率,推进风险管理智能化建设。

正是如此严厉的自查和对风险底线的坚守,令中国人寿在风险综合评级中始终保持在行业前列,风险综合评级连续11个季度保持A类,并作为保险行业唯一代表接受了FATF专家组的现场评估,得到监管机构和国际专家的认可。

[ 编辑:冯春红 ] 火币网